辽宁、安徽、湖南、四川自考1235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精讲讲义

第1页 / 共60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3页 / 共6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框架第一章绪论第二章0-3岁婴幼儿心理健康指导重点第三章3-6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重点第四章学前儿童气质分析与指导重点第五章幼儿自我调控促进指导第六章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重难点第七章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障碍重难点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监测第九章学前儿童心理行为的评估重点第十章拓展篇-学前幼儿应激干预计划教程第一章绪论本章重难点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意义;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婴幼儿心理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以及营养与睡眠对儿童心理健康促进的作用。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神经生理学基础、影响因素、儿童营养、儿童睡眠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1,婴幼儿时期: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期包含婴儿期和幼儿期,即0-3岁的婴幼儿期到4-6岁的学前幼儿期是本教材所研究的时期。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狭义的心理健康旨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健康则以促进心理健康、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婴幼儿心理健康:其核心是与生物学特征、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情绪和社会能力发展,涉及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表达、形成亲密和安全的人际关系,以及探索环境和学习的能力,并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1、人的心理活动自一出生就开始发展起来,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言语、情绪、意志行动等方面。儿童的心理能力随着大脑的发育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并且各方面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关键时期。这些心理特点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个体的差异。2、儿童心理健康和教育相辅相成。儿童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是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若没有健康的心理,也难以接受教育或完成学习任务。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也涵盖学习社会适应技能、培养恰当的的行为和良好的人格。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辽宁、安徽、湖南、四川自考1235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精讲讲义-学硕自考网
辽宁、安徽、湖南、四川自考1235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精讲讲义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已售 80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